怎么为遭受攻击的 IP 开通 DDoS 原生防护?
一、引言
DDoS攻击已成为当前网络环境中最常见且最具破坏性的威胁之一,当IP地址遭受超过其基础防护能力的攻击时,会导致服务不可用,严重影响业务连续性。DDoS原生防护是一种直接增强云产品自身抗攻击能力的服务,与代理式高防不同,它无需修改DNS解析或变更业务架构,即可为云上IP提供无缝的安全加固。据统计,正确配置的原生防护可有效抵御90%以上的大流量攻击,将业务中断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 。如果你还没有上云账号或上云实际使用云服务过程中有不懂的,可寻云枢国际yunshuguoji免卡上云用云以及获得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折扣。

二、开通DDoS原生防护的核心价值
开通DDoS原生防护为企业带来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
攻击缓解与业务连续性保障:原生防护服务能够直接提升IP资产的固有防护能力,使其从基础防护(通常2-5Gbps)升级至数百Gbps甚至Tbps级别。当攻击发生时,系统会自动调度清洗资源,确保业务流量不受影响,有效避免因攻击导致的业务中断 。
架构透明与运维简化:采用透明接入模式,部署过程无需改变现有网络架构或修改域名解析。防护能力直接加载到云产品上,管理员无需关心流量调度细节,极大降低了运维复杂性和潜在风险 。
成本优化与弹性防御:相比传统高防IP,原生防护通常采用阶梯式计费,结合基础套餐与弹性带宽,使企业仅为实际需要的防护能力付费。这种模式在保证防护效果的同时,实现了成本的最优控制 。
三、开通DDoS原生防护的系统流程
为遭受攻击的IP开通DDoS原生防护,其核心是购买、绑定、配置、验证四个环节的闭环管理。下面,我们来详细解读每个阶段的关键操作要点。
1. 准备与评估阶段
在开通服务前,需完成基础评估:
资产识别:明确需要防护的公网IP地址及其所属地域(如华东1-杭州)。确认IP对应的云产品(如ECS、ELB、EIP)支持原生防护 。
需求分析:根据历史攻击数据或业务重要性,评估所需防护能力。例如,常规企业业务可选择数十Gbps的基础规格,金融、游戏等高风险业务则需百Gbps以上的防护 。
账号权限:确保操作账号拥有DDoS防护产品的购买与管理权限(如AliyunDDoSFullAccess权限) 。
2. 购买原生防护实例
访问控制台:登录云服务商控制台,进入DDoS原生防护服务页面 。
选择实例规格:
地域匹配:选择的防护实例必须与要保护的IP资产在同一地域,原生防护通常不支持跨地域防护 。
规格参数:关键参数包括防护IP数量(如50-500个)、业务带宽(如100Mbps-20Gbps,应略高于正常业务峰值)和防护能力(如300Gbps标准防护) 。
完成支付:选择包年包月或按量付费模式,完成支付后实例状态变为“运行中” 。
3. 绑定防护对象
添加IP资产:在原生防护实例的防护对象或资产中心页面,通过手动添加或自动发现功能,将目标公网IP纳入防护范围 。
确认绑定状态:绑定成功后,控制台会显示IP的“防护状态”为“已开启”,并展示其当前的基础防护阈值和清洗阈值。
4. 配置防护策略
基础防护设置:根据业务类型调整清洗阈值。对于Web服务,可设置更严格的SYN包速率阈值;对于视频流媒体,则可适当调整带宽阈值 。
高级策略调优:
黑白名单:将可信合作伙伴IP加入白名单,将已知恶意IP加入黑名单 。
区域封禁:如果业务仅面向国内用户,可封禁所有海外IP段的访问,有效减少攻击面 。
智能防护:开启AI智能防护功能,系统会自动学习业务流量基线,提升对复杂CC攻击的识别能力 。
5. 验证与监控
防护状态检查:在控制台的“实例状态”或“防护概览”中,确认目标IP的“防护状态”为“防护中” 。
业务验证:对受保护IP的服务进行功能性访问测试,确保业务在防护开启后正常运行,未因策略配置不当导致合法流量被误拦截。
监控告警配置:启用云监控告警功能,设置攻击事件通知。建议为“清洗事件”和“黑洞事件”配置短信或邮件告警,以便攻击发生时能及时响应 。
四、总结与最佳实践
为IP开通DDoS原生防护是一个系统化过程,其成功实施依赖于对以下要点的掌握:
核心建议如下:
前期规划:在攻击发生前提前评估业务风险并采购防护实例,避免攻击来临时的被动响应。明确业务的实际带宽需求与可接受的防护等级,避免资源浪费或防护不足 。
架构优化:对于关键业务,采用DDoS原生防护+WAF+云监控的立体防护方案,实现网络层、应用层协同防护 。
持续运维:定期审查防护日志,分析攻击趋势并优化防护策略。关注云服务商的能力更新,及时升级防护规格以应对新的威胁
